作為制造業之一的不銹鋼緊固件行業,轉型升級的口號如今也喊得響亮,企業轉型將面臨“訂單關”、“技術關”、“資金關”、“設備關”、“原材料關”、“環保關”等不少關口!
勃林邦作為從事生產與銷售不銹鋼緊固件、不銹鋼螺絲及精密五金配件的企業也深知行業的轉型的困難之處,哪如何去解決呢?
轉型難難在何處?企業“內憂”:
1、產品結構不合理:中低檔產品產量過剩,高檔產品能力不足,形成低層次重復建設,同質化惡性競爭,據統計:我國高檔產品占比約10%,中檔產品占比約50%,低檔產品占比約40%,產業集中度低。
2、產品品質差距明顯:產品質量的穩定性、一致性、可靠性差距較大,產品壽命較短,一般為國外同類產品壽命的30—70%,與用戶要求存在相當的差距,而且生產效率、能耗、物耗、排放、環保等差距較大。
3、技術人才缺口大:行業的技術工人匱乏、缺少高級創新型技術人才,目前工程技術人員只占在職人員的5-6%,而在一線從事設計、工藝人員不足2%。
4、設備水平較低:缺少高檔的設備,中低檔設備居多,很難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,規模以上企業高檔設備占比約1%;數控設備少,機動設備多;單機工作多,自動化智能化成線生產設備少;手工抽檢多,在線檢測少,現有專機水平與國外的存在明顯差距。
5、大量依賴進口:2010年,全行業進口135億美元,出口70億美元。貿易逆差65億美元。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而大量進口,進出口價差高達6-8倍之多。
“外患”:我國雖然是不銹鋼標準件制造大國,但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低、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因此導致行業的博弈競爭日益白熱化,加上近兩年,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、原材料價格上漲、勞動成本增加、鋼價波動等因素的影響,我國緊固件產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減弱,市場空間不斷被積壓,中國緊固件產業格局悄然在變化,不少企業已意識到“紅海戰略”在現有的市場空間中已走到末路而轉戰“藍海戰略”,開創無人爭搶的市場空間,開拓新的市場需求,獲取新的價值.
安徽等地的行業協會已經明確提出要打造不銹鋼標準件產業園,這將提升產業集中度,為企業轉型升級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。在去年的安徽省緊固件協會第一屆會員大會上,華網螺絲網對劉小龍會長進行了采訪,他表示安徽省建設緊固件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這個項目上,省領導明確表示全力支持,促成園區早日建成。這個產業園區未來主要是計劃引進江浙滬一帶的企業,除緊固件企業外還歡迎其他領域企業的進駐。而目前在此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江浙已有不少企業正向安徽轉移,如蕪湖目前已有三家企業轉移,還有更多企業準備年底動工。
但是,只有政府和協會行動是不夠的,升級轉型還離不開企業自覺求變和市場倒逼。近幾年來,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和德國等國家的跨國公司紛紛來華搶灘設廠,進一步搶占中國市場。這些外來工廠重點生產高附加值、高精度、高強度緊固件,其總資產已占全國緊固件行業相當重的份額。國外企業的進駐在推動和提升緊固件行業整體水平的同時,也將加速國內緊固件企業的洗牌進程,將倒逼國內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。
南京勃林邦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(www.yutaimar.com)是一家從事生產與銷售不銹鋼緊固件、不銹鋼螺絲及精密五金配件的公司。勃林邦公司所銷售的產品均已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,ISO9001:2000以及環保體系RoHs認證,采用最先進的設備,原材料由國內知名企業寶鋼、太鋼提供及進口SUS302、304、316,316L不銹鋼原材料。
歡迎您的來電咨詢:025-86628661 86627661